第三十四章 新政-《争龙道》


    第(3/3)页

    最初一个月按照两州十几个县汇总上来的数据看,只有区区千多山民出山登记,但是到了第二个月之后,也就是永和二年腊月的时候,再看各地汇总上来的数据,两州这一个月就接受了两万多山民的登记,而且数量还在上升,很多深山之中的山民,也正在逐步的走出山林,接受招抚。

    甚至于在两州之中,还出现了整伙的山贼一起出山,到官府缴械投降,并且接受了官府的安置。

    这些山贼投降之后,按照李霖的吩咐,对他们进行了甄选,身强力壮适龄的山贼,被送入到了更戍营之中进行操练,不合要求之人,发给少量遣散费,为他们登记了身份之后,准许他们可以回山定居,只要按照要求交足三年的赋税,便可转为良民,如果不愿回山的话,只要有人用他们,他们也可以自行选择卖身到一些大户家为奴,或者是到一些作坊之中给人干活,甚至于可以去当佃户,但是想要获得良民的身份,需要延长到五年时间。

    其实山贼之中,除了个别穷凶极恶的大盗,绝大多数的山贼都是被逼无奈的山民,以前他们被人不当人看,连出山换一点盐都可能被抓去砍头,现如今官府给他们了一条出路,他们靠着在山中打猎种田,就可以获得温饱,谁还有兴趣当贼,过着提着脑袋讨生活的日子。

    所以李霖的这个新政,可以说是釜底抽薪,从根子上初步解决了山民为贼的隐患,即便是以后山里肯定还会有山贼存在,但是这些山贼以后也很难继续兴盛了,山民不肯为贼,他们便会逐步的失去生存的土壤,渐渐的会逐步消散。

    只要各地官府的官吏,对这些山民不再勒逼太重,那么可以预料用不了半年的时间,山贼的问题便会初步解决。

    这还不算,消息传开之后,居然两州相邻的郡县之中的山民,也开始出现了逃入临海和吴宁两州寻求出路,想要转为良民。

    对待这些在临海和吴宁两州没有居所更没有土地的山民,李霖给出了一个政策,那就是这些山民被统一管理起来,给他们划出大片荒芜的土地,被编管起来进行垦作,这就类似是集体农庄,反正江南现在地广人稀,有的是这种荒地,供人垦荒,根本不愁没有土地让他们种地。

    虽然两州之中多为山地,很多地方并不适合开垦成水田,可是坡地上也可以开垦出大量的旱田,种植麦子谷子豆类的作物,照样可以养活人,加之这里气候不错,许多地方即便是不便开垦成农田,还可以种桑养蚕或者种茶,同样收益不错。

    对待沿海的渔民,李霖同样也赋予了他们新的政策,将沿海的荒地划出了很多,给渔民登记编入户籍,准许其上岸定居,并且在沿海一带进行开荒种田,总而言之,只要是人,就应该在官府之中编入户籍,接受官府的管理,并且给官府交税。

    这样的新政一出,让李霖便获得了大批山民的拥戴,以前山民和渔民才不会管谁在他们的地头上当官,因为不管是谁来当官,都不会把他们当人看,他们照样还是没有身份的野人,但是现在他们有了身份,不再是野人了,他们自然就想知道,是谁给他们了这条出路,一打听之后,得知是余杭招讨副使李霖李大人下的这个命令,如何不让这些人对李霖感恩戴德。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这本书因为题材原因,扑的挺惨,但是寒风还是坚持写完,今年肯定还会再开一本新书,回归到正儿八经的历史题材之中,到时候还需各位兄弟继续不吝帮顶!多谢了!祝大家在新一年里,也都在各自事业上有所突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