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旗主之争-《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3/3)页
陆齐朝的八旗与满清的八旗又不一样,没什么特殊权利,反倒是每每打仗都有他们的身影在。年年月月有人战死,隔三差五的要哭丧吊孝,只要人能有一口吃的,谁愿意过这种刀尖上跳舞的生活?
他们最初时候是无奈之下的选择。不去入旗,不仅要被汉人鄙视,先天上弱了一等,还生活无着。
对比跟着汉人学种地,他们更愿意拿起刀子去拼杀。
而现在,十年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们人人都能说一口汉话,还能认识几个字,已经可以顺利的融入陆齐朝的社会中了。又何苦继续在这儿打生打死?
再或是说,这些年的旗兵当下来,战事打下来,家家户户都有了份不俗的家底。出旗之后能得汉姓汉籍,不受人歧视,能过安生日子,就是想要打仗,也能正儿八经的参加正军,不比在八旗里当奴才强么?
这就是各旗的补充兵存在的一大原因。也只有是家中的兄长父亲战死、伤残了,弟弟儿子才会自动的替补上。否则,很少有一户旗民家庭里出两三个旗兵的情况发生的。
这种情况下,补充兵就成为了每旗必不可少的存在,也无形的扩大了八旗兵的数量。加上旗户下属的包衣的存在,每一旗的真实兵力已经早不是五千人,而是上万人了。就是那些包衣兵的战斗力微弱一些。
这每一旗放到草原上都是一个不小的部落,八旗已经到了陆谦所允许的极限。
也因此,每一旗旗主的人选,必须要慎之又慎,重之又重。
东北的韩常,西域的孔彦舟,接到传令的时候,都立刻带着随从快马加鞭直奔金陵而来。即使那时候的东北与西域早已经飘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