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万事皆以我为主!-《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2/3)页

    陆齐朝就是这么个情况。

    绩效考核的可信度且是不小,中央吏部和省府州地方的验选司,就根据绩效考核的成绩,掌理官吏班秩迁除,平均铨法。铨法是历朝历代用老的一个词汇,意思就是指选拔、任用官吏的条例。

    而各级官吏差人的绩效考核又不被验选司所掌控,而是专门设立的有考功司。

    事实上,这等同把吏部的职权一分为二,如是才有了掌控官员升降调度的验选司和考量官员成绩作为的考功司。

    也正是这两个部门的存在,绩效考核与其后的职务调动,就如是一口悬在头顶的铡刀,让所有公职人员思之便提心吊胆。可同时间,他们也很无奈的,被迫之下,就只能熟悉并接受了这一点。

    这件事在初期时候根本没有引起‘下位者’的关注,这太平常了。

    但很快的,一股波动就无可抑制的荡漾开了。因为接到招呼的官员范围太大太大了,大江南北十几个省都在这一范围内,自然就让人内心慌张难安了。同时间,朝廷要对北天竺开刀的传闻也被敲定。于是,很快就有人把这两者联系在了一起,而更坏的结果是朝廷竟然承认了。

    这下就真的荡起轩然大波了。当绩效考核与去天竺当官之间划上等号的时候,那一个个陆齐朝的官吏公差们,便都体会到了当初“贫困人口”表目上那些百姓们等候“迁移”,等候命运的裁决时候的恐惧和忐忑不安了。

    而除了这些个大小官吏公差外,尚在观政期间的新科进士们,也在调遣范围之内。吏部使人明白的告诉他们,愿意前往天竺者,官升一级。

    那不愿意者,自然是不少,可愿意前往的同样也有。因为上二百名新科进士中,有的是身份背景有依靠的主儿,这些人不怕一辈子都“流落”到殖民地,他们更看重的是官升一级。

    就比如定远伯朱武的侄子,这一侄子虽非嫡亲,但好歹没出五服,血缘且是亲近。当年他犯事后跑路华州,落草少华山,人家还受到了些连累。

    如是时来运转,定远朱氏因朱武而兴旺起来,但眼前这族侄一家却尤其得朱武亲睐。那万事皆有因果,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天上落馅饼。

    “伯父……”朱涟很有点心动。“那可是个上好的去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物产富饶,其富不亚于中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