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印度战役的结束-《回到天国当附马》


    第(3/3)页

    此次对印战斗,由于英印军对太平军实力的估计不足,从一开始,太平军就占据了战场上的主动,每一场战役几乎都是太平军进攻,而英印军防御之后便不断败退,直至最后败退至印度洋边,也许这最后的结局早就已经写好。

    而英驻印总督-威廉,英驻印军总司令蒙哥马利一世,英驻印军骑兵司令-哈里,英驻印军步兵司令-华莱士,印度殖民地傀儡首相-阿里汗,印度殖民地联军总司令-辛格全部被俘。

    至此,中印大战落下了帷幕,这场大战最后以中华帝国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而此次作战,中印双方都出动了大量的军队,最后均是付出了大量的伤亡,所以,此次战斗被也称之为历史上最著名的绞肉机之战,着实是因其参战兵力之多,死伤之多,全都创下了历史之最,故被称之为绞肉机之战,的确也是名符其实。

    而战争过后,黄旭一方面令大军暂驻印度休整,另一方面,他也得与手下的众谋士规划一下印度的未来,这打江山容易,守家业难,何况现在管理的对象更是非我族类,那管理起来只有更难。

    印度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是一个与中华帝国齐名的文明古国,管理起来很不容易,再加之,印度的经济较为落后,百姓大多愚昧,而且其内部教派众多,种族众多,矛盾重重,如果将其直接纳入中华的版图之内,恐非易事。

    针对这种种问题,黄旭经过与众军机磋商,并广泛地采纳意见,最后做出了一个最为明知的决定,那就是还政于印度人,让印度人管理印度人,只不过,中华帝国要将印人事,财政,外交,军事大权握于自己的手中。

    其中,军事大权将被全权掌握在中华帝国的手中,中华帝国将在印度各地驻军,负责维持印度的安全,但却不会随便干涉印度的内政。

    而人事,财政,外交部门,所用之人也基本会是印度人,但重要事项的决定权却在中华帝国的手中。

    如此一来,印度人有了自由,中华帝国不用投入太多,但可以拥有印度的控制权,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有中华特色的印度管理模式。

    总之,这样的管理很适合现在的印度。

    而将印度事务处理完毕之后,黄旭便率军班师回朝。

    又一次奏响了凯歌,黄旭也是感慨颇多。(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