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所谓史书记载-《浮生烬:与妖成说》


    第(2/3)页

    “本宫前些日子请了算命的先生,那先生说陛下龙体欠佳,追根溯源乃吴国罪孽深重所致,当年吴国屠戮襄国国都百姓无数,造了无数孽障。”虞笑咯咯一笑,眉眼勾起,邪肆而残忍:“本宫为此,心中焦灼,询问了一二,才得知想要破除此孽障,必须以邪制邪……”

    说到这里,她唇舌染上殷红,忽然血腥浓烈:“本宫得知,须得上缴九百九十个童男童女和九百九十个年轻男女成为祭品……但奈何这言论散步不恰,稍有不慎便容易引得百姓暴动,所以本宫觉得……夜公子器宇轩昂,若是能够出面扬言此事,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虞笑的话音,久久落在莫长安的脑中,转瞬便有相关的史书记载,涌上心头。

    据说,吴国弘治十八年,吴王病重,举国上下皆是诚惶诚恐。

    宫中御医悉数对此束手无策,于是,皇后慕容氏颁布政令,于民间搜寻能人异士,为吴王治病驱魔。皇榜下了不到一月,修仙人陆陆续续入了皇宫,但直到冬末之际,吴王的病症还是一日日不见好转。

    那时,有个唤作薛贞的修道之人名声大噪,也跟着入了皇宫,只是他在那之后,却是扬言吴王的病症,乃前些年的大战所致,那时吴王屠戮襄国将士无数、生杀襄国国都百姓数以万计,那些英魂前来索命,而吴王的病……也只是鬼魂复仇的开端。

    在那之后,吴国便当真应验了薛贞的预言,四处开始暴虐着死人的传闻,无论男女老幼,皆是一个个横死街头,就如薛贞预言的那般,襄国死去的冤魂,要吴国都城的百姓,也罹难相同。

    素日里的热闹非常的勾栏瓦舍,那时销声匿迹,再无人敢随意出门,生怕被妖鬼掠去了性命。

    于是,薛贞扬言,若是要破除冤魂的复仇,必须做的便是上缴九百九十个童男童女和九百九十个年轻男女成为祭品,为除妖鬼,以邪制邪。

    血腥与屠戮,便就在那时,滋生彻底。整个吴国陷入恐慌和暗沉,人人居安思危,深觉炼狱。

    但谁也没有想到,临到最后,九百九十个童男童女都献祭了、九百九十个青年男女也都供上了,吴王最后还是死了,就在次年的四月初春,死的稀里糊涂,一度震惊吴国上下。且在吴王死前,朝中大臣死的死,退隐的退隐,整个朝纲乌烟瘴气,吴国愈发颓败不已,一度走上灭亡的道路。

    这段记忆,是莫长安亲自探查过史书的,那时她对吴国的繁盛昌荣有些向往,便过目了一些记载,因而对此,极为熟悉。

    可如今,虞笑的话便是让夜白去做薛贞要做的事情,让他们牵连其中,踏上贼船。毕竟这世上,没有什么比起同流合污让人深觉心中安稳。

    “娘娘要我做千古罪人?”夜白闻言,径直便问出了心中所想。

    他不是没有预料,不是不知道虞笑的多疑与猜忌,因而对此他其实并不意外,甚至于他在入了这灵虚宝镜之后,曾怀疑过薛贞此人是否与他有些关系。

    看着夜白的反应,莫长安心下微微诧然,她了解夜白,所以此时心中不免奇怪,为什么夜白看起来……似乎丝毫不觉讶异?

    若非此时情况使然,其实莫长安很想及时问一问夜白,他究竟知道些什么?

    然而,莫长安心中的疑惑尚且还未问出口,那头虞笑便挑起凌厉的眉梢,问他:“夜公子怎么一点儿都不惊讶?”

    “这并非重点。”夜白没有回答,只淡淡道:“我想知道的是,作为交换,娘娘能给我们什么?”

    夜白素来是个话少之人,即便到了灵虚宝镜之中,也依旧如此,唯独不同的是,在与莫长安的对答之中,他其实变了许多,但这般变化,只是对着莫长安而生的。

    “你想要什么?”虞姬也不与他兜圈子,勾唇笑笑:“是权势……还是名望?”

    夜白云淡风轻,回道:“我们先前是说过的,以辛秘换取辛秘,娘娘愿意同我等说明过往种种的来龙去脉,那么我们自当将心中所藏坦白言说。”

    “哦?”夜白的说法,令虞笑生了几分趣味之心:“那么夜公子要说的……是什么?”

    话音一落,虞笑的视线便若有若无的划过莫长安的面容,但见着她丝毫没有大惊失色亦或者诧异的神情后,她鼻尖哼出笑声来,极为低弱。

    不难看出,莫长安对夜白,可谓极致相信,所以她并不担心,夜白如此言行,会酿成什么后果。

    “我与长安出自但是一大门派——子规门。”辗转之间,夜白已然清然出声,语气漠然:“此次下山,我等本是寻着一处洞穴而来。”

    “洞穴?”虞笑挑眉,不去看夜白,反而盯着莫长安,似乎想从小姑娘的脸上,看出一丝异样。

    只是,在触及莫长安微微颔首,且一本正经的神色时,她顿时转而看向夜白,心中那一丝少许的怀疑之心,也随之烟消云散。

    不过,虞笑不知道的是,纵然配合着夜白点头,莫长安心中也一无所知,庆幸的是,她清楚如今的形式,也明白夜白就要给虞笑‘下套’,所以无论夜白说什么,她都会颔首称是,并不假辞色。

    “不错。”夜白也容色正经,从容道:“那处洞穴藏着我子规门的圣物,只要我们寻得圣物,再拿下余槐凤,一切自当迎刃而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