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宋末水浒》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一百六十三章

    其实我在信中所写的内容很简单,就只有一条,那就是要粮食!要知道我率领这三万骑兵,突袭到汴梁城下,虽然如愿的抓住了赵佶,但一路走来,开始时为了隐蔽所走的都是些罕有人烟的地方。后来见形迹暴露,于是索性就放开了狂。直到现在军中所用的粮食都是随身携带的干粮,经过连续的消耗已经被吃得差不多了,再不补充粮草,三万大军就要在汴梁城下饿肚子了。如果实在不行,恐怕也只能派出军士,到四乡八村去打白条,收购粮食了。可一招虽然可以一解燃眉之急,但说出去到底是不好听,在汴梁附近梁山的影响本就没有多少,这种不得民心的事情,如果不到万不得已,我也不想使用!

    但现在赵佶这个太上皇在我手里,那我自然就不用如此头疼了,直接写下一封书信,命人射入城内,向宋室索要粮草,守着汴梁这个大宋的都城还怕他供应不了我这三万人的军粮吗?为了增加信中的说服力,我还特意让人把赵佶给绑到了城下,要了这张王牌在我手里,我还怕赵哲这个小子翻出天去!要知道中国历代,无不以孝为先,如今你老子在我手里,从你那里要点粮食,这不过分吧!要知道绑票勒索,可是我的老本行哦!

    书信送达赵哲处,直把赵哲给气得够戗!“绑票绑到朕的头上了,这可是千古奇闻啊,这人算是丢到家了!有心立刻出兵去攻,但一来城中兵力本就不够,就是去了也不是人家的对手!二来,自己的老爹还在人家手里,这时去攻打,不是把自己老爹往死里逼吗?别说是日后的史书了。就是当时之人的吐沫自己也承受不了啊!在发泄了一通之后,赵哲最终还是只能向群臣问话了!

    出人意料的是,赵挺之在面对这个难题的时候,并没有一丝地犹豫,而是坚决要求赵哲不去理会我所开出的条件,一意坚守汴梁都城,等候各路的援军。“等将王伦击败之后,太上皇自然便可解救出来!”

    “好家伙。这那里是要解救太上皇啊,分明是要将太上皇往死里逼啊!王伦兵败之后,还能让太上皇活着吗?赵挺之的胆子也太大了吧!”其实赵挺之的办法看上上去万分危险,但实际上却对赵佶并没有太大的伤害。毕竟只有活着的赵佶才是最有威力的,而死了地赵佶除了换来群臣的激愤之外,便再无半点用处!所以即便是我真的兵败而逃,无论如何都会带上赵佶的,那可是个超级保命符。我怎么会随便放弃呢?相反,不论是否兵败,没有被满足要求的王伦如果想要出气的话,跟着赵佶一起被抓的蔡京便是最后的人选,说不定在援军还位到达之前。蔡京恐怕就已经是死人一个了!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赵挺之便大胆向赵哲提出了不去理会王伦地要求,只一心守城,等待援军的建议。目的就是要借我的手。去除掉自己政治上最大的敌人蔡京!

    可他地这点心思,又怎么能瞒住所有的人?很快,蔡京的党羽们,便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急忙纷纷出班,奏请皇帝,要赵哲以仁孝字为念,且不可因一时不忿。而坏了仁孝大道。并抓住个孝字大做文章,一力规劝赵哲且不可行此,禽兽之举!并有几个御史台地官员,于当场弹劾赵挺之,要求赵哲将其拿办!

    就当包括赵哲在内的众人以为赵挺之要大力反击弹劾他的众臣的时候,赵挺之却突然收力,先是向赵哲承认了自己考虑不周,险些将太上皇置于险地的过错。并在自请其罪的同时。想赵哲奏道:“先前臣做之议,未能顾及太上皇之安危。是臣之罪责,还请皇上责罚!如今既然朝中众臣都同意向王伦提供粮草,臣细细想来还是众为同僚眼光长远,臣不及也。臣附议!”

    赵挺之的突然转变态度,让现场所有的人都傻了眼。按照惯例,既然赵挺之提出地建议被蔡京一党的人否定之后,接下来的就应该是一场持久的辩论。但现在赵挺之未做丝毫抵抗便举起了白旗,实在是让人费解!就连习惯了两派人反复争吵的赵哲也大感奇怪!但转眼之间就有人明白了赵挺之的用心,细一想来,不禁在心中对其大骂不止!

    原来赵挺之先前所出的主意,如果没人站出来反对,并用以施行的话,赵挺之就在不声不息之间,行借刀杀人之计,除掉了自己最大地政敌蔡京。而如果朝中一旦有人反对地话,便马上顺风转向,同意起反对派的意见来!如此等将来修史之时,这种资敌地行为怎么也算不到他头上,而他却落了个不畏强敌,能言赶谏的名声。“真是一条老狐狸!”

    不管朝中其他人怎么看,赵哲的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在他看来,在如今这样一个危急的时刻,赵挺之能够放下自己的面子,和朝中众臣取得一个统一的意见确实是难能可贵了!毕竟在此之前,这两派人为了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吵上大半天甚至几天的情景,当时还是身为皇子的他可没少碰见!现在赵挺之的主动退,虽然其结果让人不那么痛快,但总算是有个统一的意见,总比他们为此再吵上十天半个月的要强得多,这在双方交手的记录中也不是没有过的事情!毕竟自己的老爹还在人家手里握着呢,万一有个好歹,别说是天下悠悠之口,就是自己的良心上也过不去啊!

    既然朝中的众臣有了一个统一的意见,那么剩下事情就简单了。虽然大宋朝在徽宗手里没少挥霍,加上为了应付南方的战事也没少调拨钱粮!搞得汴梁城中的储备大大减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汴梁城中的存粮,来应付城外的三万大军十数天的粮草那还是没有问题的。于是就在当天下午,上百辆大车,满载着粮草从新酸枣门离开,送进了我立在城外五里处的大营之中!

    由于我所率领的都是骑兵的关系,所以城中的诸位大臣都并不的担心我会提兵攻城,但如果我在汴梁四周大肆的抢掠,也足够让他们担心的了。一来这天子脚下,除了当年辽人曾经在黄河北岸停留以外,这还是大宋立国后的第一次兵临城下,被人抢掠一顿,传出去实在很是没有面子!二来是因为朝中大臣中,不乏在汴京附近拥有产业的权贵,如果我真的在京城四周抢上一通就走的话,他们拿我也毫无办法,这个损失只能由自己来承担!所以在看到我得到粮食后,并没有四处抢掠,而是在营中安静的待着的时候,心中不禁都长出了一口气,“看来自己在城外的那些产业是保住了!”现在汴梁城中的勋贵以及众大臣,都望眼欲穿的等待着援军!在他们看来,我之所以能够打到汴梁城下,一方面是沿途各地的禁军无能,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朝廷将大量的精力都投向了南方,所以被我趁虚而入!只要朝廷认真起来,大军到时,便是我仓皇逃窜的时候!但对于朝中的这种思潮,卢敬却只能暗中摇头,“真不知道这些文人的自信都是从那里来的,你们以为在这平原之上要对付三万骑兵真的就那么同意吗?”

    而就在城中的那些大臣们日夜期盼援军,并不断的加固城墙的时候,我在城外的大营中遥望汴梁城,心中也是充满了疑问和无奈:“传说中这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不是都挺窝囊的吗?当初金人兵临城下之时,被吓得什么都答应人家!怎么换成了我就不行了呢?”

    思靠了半天之后,我发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怪现象!每当北方的游牧民族进入到中原地区的时候,往往各地的官员会望风而逃。其速度之快,恐怕就连最擅长奔袭的这些游牧民族也难以企及。倒是城中的百姓往往会自发的组织起来,和这些侵略者拼死一战。其中在没有任何官员的指挥下,全城拼光的例子屡见不鲜!而反过来,如果是起义军攻打朝廷的话,那地方上的百姓对此倒无所谓,甚至有主动开城相迎的。倒是那些懦弱不堪的官员往往会组织人手,调拨官军进行殊死抵抗!

    就像现在的汴梁城一样,虽然我所率领的这点人并不能进行围城,但每五十人一组的游骑四散游动,倒是控制了汴梁周围几条主要的通道。从这两天截获的十八面配有金牌的书信!来看,赵哲显然是想通了现在自己与赵佶的关系,想要和我决一死战了!想想也是,抓住了赵佶虽然风光,但到底也只是个太上皇而已,又在我的手中!“恐怕是个皇帝都不喜欢自己的上面还有个能制约自己的太上皇吧!那怕他是自己的父亲恐怕也不行!”

    “现在汴梁城内的士气倒也还算是不错!看来这些养尊处优贯了的大爷们还是没有搞清楚现在的状况啊!看来我得想办法再对他们敲打敲打了!不管怎么说,等林冲他们到了的时候,城里的士气越低,对我来说总是越好的事情!可该怎么办呢?”

    正当我为了如何杀鸡儆猴而头疼的时候,帐外穿来一声高亢的“报”声!

    “报~~~~~!启秉王爷,有一支打着西京旗号的队伍正全速向汴梁开来,人数大概在五千上下,入夜后,将抵达汴梁城下。望王爷定夺!”